[:zh]

乙年 四旬期第二主日

吳智勳神父主日講道

愛的代價

乙年 四旬期第二主日

創世紀 22:1-2,9,10-13,15-18
那時候,天主試探亞巴郎,說:「亞巴郎!」亞巴郎回答說:「我在這裡。」天主說:「帶你心愛的獨生子依撒格,到摩黎雅地方去,在我要指給你的一座山上,將他獻為全燔祭。」當他們到了天主指給亞巴郎的地方,亞巴郎便在那裡,築起一座祭壇,擺好木柴,將兒子依撒格捆好,放在祭壇的木柴上。亞巴郎正伸手舉刀,要宰獻自己的兒子時,上主的使者從天上,對亞巴郎大聲說:「亞巴郎!亞巴郎!」亞巴郎回答說:「我在這裡。」使者說:「不可在這孩子身上下手,不要傷害他!我現在知道你實在敬畏天主,因為你為了我,竟然連自己的獨生子,也不顧惜。」亞巴郎舉目一望,見有一隻公綿羊,兩角纏在灌木中,於是前去取了那隻公綿羊,代替自己的兒子,獻為全燔祭。上主的使者由天上,又呼喚亞巴郎說:「我指著自己起誓——上主的斷語——因為你做了這事,沒有顧惜你的獨生子,我必多多降福你,使你的後裔繁多,如同天上的星辰,如同海邊的沙粒。你的後裔,必佔領他們仇敵的城門;地上萬民,都要因你的後裔,而蒙受祝福,因為你聽從了我的話。」
羅馬書 8:31-34
弟兄姊妹們:如果天主偕同我們,誰能反對我們呢?天主既然沒有憐惜自己的兒子,反而為我們眾人,把他交出來,豈不也把一切,與他一同賜給我們嗎?誰能控告天主所揀選的人呢?是使人成義的天主嗎?誰能定他們的罪?是那已死,或更好說已復活,現今在天主右邊,代我們轉求的基督耶穌嗎?
馬爾谷福音 9:2-10
那時候,耶穌帶著伯多祿、雅各伯和若望,單獨帶領他們上了一座高山,在他們面前變了容貌:耶穌的衣服發光,那樣潔白,世上沒有一個漂布的,能漂得那樣白。厄里亞和梅瑟,也顯現給他們,正在同耶穌談論。伯多祿於是開口對耶穌說:「師父,我們在這裡真好!讓我們搭三個帳棚:一個為你,一個為梅瑟,一個為厄里亞。」伯多祿原來不知道該說什麼,因為他們都嚇呆了。當時,有一團雲彩,遮蔽了他們,從雲中有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你們要聽從他!」他們忽然向四周一看,見不到任何人,只有耶穌同他們在一起。他們從山上下來的時候,耶穌囑咐他們,非等人子從死者中復活後,不要將他們所見的,告訴任何人。他們遵守了這話,卻彼此討論:從死者中復活是什麼意思。
吳智勳神父

本主日的三篇讀經有一共同的主題:愛的代價。用今日的術語來說,就是愛不能是便宜的。

第一篇讀經有關亞巴郎獻子的故事是長期爭議的題目。倘若你今天問我:天主在夢中叫你把兒子殺了獻給祂,你可以不可以做?我會立刻回答:不可以,因為現代人的良心顯示這是不道德的。但在亞巴郎當日卻不同,那時周圍文化有祭殺長子的風俗,認為這是表達對天主的慷慨,連亞巴郎也習染此。故事正顯示出天主並不喜歡這風俗。故事清楚說,天主只是「試探」亞巴郎,試驗他愛的真誠。一試之下,果然試出他愛天主於一切之上,故事兩次說:「你竟然連自己的獨生子也不顧惜」。亞巴郎的確能為愛付出代價,他通過了愛的考試。

第二篇讀經表達天主如何愛人,祂曾阻止亞巴郎獻子,卻「沒有憐惜自己的兒子,反而為眾人把祂交出來」,顯示天主為愛付出了代價。

第三篇讀經是有關耶穌顯聖容的事跡,表面上這與四旬期的克己補贖扯不上關係,但這篇福音正是要帶出一個訊息:要有復活的光榮,必須經歷十字架的道路,即是說必須為愛付出代價。在顯聖容期間,厄里亞和梅瑟一同出現,三人談論了甚麼我們不清楚,但厄里亞與梅瑟一生經歷苦難,最終完成天主的使命,他們的出現肯定耶穌要走的道路,即為著對人類的愛,祂要付出代價。

伯多祿不明白愛是有代價的,他只想光榮(「我們在這裡真好」),只想停留在光榮中(「讓我們搭三個帳棚」)。天主馬上糾正他的錯誤:「你們要聽從祂」,即聽從耶穌走十字架的道路,為愛而付出。跟著雲彩、人物、聖容光彩皆消失,回到生活的現實,「只有耶穌和他們在一起」。

我們每人都要通過愛的考試,一般時期我們可能表現不錯,但到重要關頭卻未必考得過。富貴少年就是個好例子。他一直表現很好,守好誡命,但到重要關頭卻考不過,因為愛財富多過愛天主。伯多祿逃避愛的代價,多次不合格,要耶穌耳提面命,但最後補考成功,而且成績優異。

四旬期是所有基督徒考試的時期,考驗自己對天主的愛有多少,有多真。不論你選擇在四旬期做甚麼,都是表達你愛天主的深淺。我們不妨學習亞巴郎犧牲時的爽快。天主叫他:「亞巴郎」,他立刻爽快的回答:「我在這裡」;天主叫他祭獻兒子,他馬上就去。當父母、家人、朋友或堂區神父叫我幫忙時,我有這份爽快嗎?聖經上天主曾說:「我喜歡愉快的奉獻者」,天主喜歡爽快喜樂的犧牲。山中聖訓說:「當你禁食時,要用油抹你的頭,洗你的臉」,這是叫人一方面不要哭喪著臉給人看,另一方面要內心喜樂地去禁食,天主喜歡人愉快的奉獻。

讓我們在四旬期好好過愛的考試,愉快地為主作克己補贖,作愛的犧牲,保證你容光煥發,面上閃耀著愛的光彩。

吳智勳神父

吳智勳神父是香港耶穌會㑹士,一九七九年於香港晉鐸。他曾任耶穌㑹香港澳門會長,香港大學利瑪竇宿舍舍監,現任香港聖神修院神哲學院倫理神學及中國哲學史教授,香港大學聖安多尼堂區上智之座小堂主任司鐸,及神學雜誌《神思》主编。著作有:《基本倫理神學》,《和平綸音:主日及節日講道》,《耶穌基督普遍救恩:基督徒倫理本地化探索》。 Rev. Fr. Robert Ng Chi-Fun, ordained in 1979, is a Jesuit priest in Hong Kong. He was Chairman of the Society of Jesus in Hong Kong and Macau and Warden of “Ricci Hall” hostel of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urrently, he is Professor of Moral Theology and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at the Holy Spirit Seminary College and Rector of Our Lady Seat of Wisdom Chapel at St. Anthony’s Parish. He is also Editor-in-chief of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theological magazine Meditation. His publications include: Fundamental Moral Theology, Speak of Peace: Sunday and holiday homilies, and The Universality of Salvation in Jesus Christ. 吳智勳神父專訪(一): 道德導航儀 吳智勳神父專訪(二): 愛在臨終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