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

丙年 四旬期第三主日

吳智勳神父主日講道

不斷結果實

丙年 四旬期第三主日

出谷紀 3:1-8,13-15

那時候,梅瑟為他的岳父,米德楊的司祭耶特洛放羊。有一次,梅瑟趕羊往曠野去,到了天主的山曷勒布。上主的使者,從荊棘叢中的火焰,顯現給梅瑟。梅瑟遠遠看見那荊棘被火焚燒,而荊棘卻沒有燒毀。梅瑟心裡說:「我要到那邊,看看這個奇異的現象,為什麼荊棘沒有被燒毀?」上主見梅瑟走來觀看,天主便由荊棘叢中叫他說:「梅瑟!梅瑟!」梅瑟回答說:「我在這裡。」天主說:「不可到這邊來!將你腳上的鞋脫下,因為你所站立的地方是聖地。」又說:「我是你父親的天主、亞巴郎的天主、依撒格的天主、雅各伯的天主。」梅瑟因為怕看見天主,就把臉遮起來。上主說:「我看見我的百姓,在埃及所受的痛苦;聽見他們因工頭的壓迫,而發出的哀號;我已注意到他們的痛苦。所以我要下去,拯救百姓脫離埃及人的手;領他們離開那地方,到一個美麗寬闊的地方,流奶流蜜的地方。」梅瑟對天主說:「當我到以色列子民那裡,向他們說:『你們祖先的天主,打發我到你們這裡來』的時候,他們必要問我:他叫什麼名字?我要回答他們什麼呢?」天主向梅瑟說:「我是自有者。」又說:「你要這樣對以色列子民說:那『自有者』打發我到你們這裡來。」天主又對梅瑟說:「你要這樣對以色列子民說:上主、你們祖先的天主、亞巴郎的天主、依撒格的天主和雅各伯的天主,打發我到你們這裡來;這是我的名字,直到永遠;這是我的稱號,直到萬世。」——上主的話。

格林多前書 10:1-6,10-12

弟兄姊妹們:我願意提醒你們,我們的祖先都曾在雲柱下,都從海中走過,都曾在雲中和海中受了洗,而歸於梅瑟,都吃過同樣的神糧,都飲過同樣的神飲;原來他們所飲的,是來自伴隨他們的屬神磐石:那磐石就是基督。可是,他們中多數人,都不是天主所喜悅的,因而倒斃在曠野裡。這些事都是我們的鑑戒,為叫我們不要像他們一樣貪戀惡事。你們也不可像他們一樣抱怨;他們中有些人抱怨過,因而被毀滅者所消滅。發生在他們身上的這一切事,都是為給人作鑑戒,並記錄下來,為勸戒我們這些生活在末世的人。所以,凡自以為站得穩的,務要小心,免得跌倒。——上主的話。

路加福音 13:1-9

那時候,有幾個人,把有關加里肋亞人的事,即比拉多把他們的血,攙和於他們的祭品的事,報告給耶穌。耶穌回答說:「你們以為這些加里肋亞人,比其他所有加里肋亞人更有罪,才遭此禍害嗎?不是的。我告訴你們:如果你們不悔改,你們都要同樣喪亡。「就如史羅亞塔倒下,壓死了十八個人,你們以為他們比耶路撒冷其他所有居民,罪債更大嗎?不是的。我告訴你們:如果你們不悔改,你們都要同樣喪亡。」耶穌講了這個比喻,說:「有一個人將一棵無花果樹,栽種在自己的葡萄園內。他來在樹上找果子,但沒有找到,便對園丁說:你看,我三年來,在這棵無花果樹上找果子,竟沒有找到。你砍掉它吧,為什麼讓它白佔土地?「園丁回答說:主人,再留它這一年吧!等我在它周圍掘上土,加上糞;將來,如果結果子,便算了;不然的話,你就把它砍掉。」

吳智勳神父 西方有句成語說:「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其實,好的開始是不夠的,還需要人不斷的努力,才能夠成功。以色列人曾經有一個好的開始,天主特別眷顧他們。但是,好的開始不夠,因為犯罪的緣故,第一代的以色列人全部死在曠野,到達福地的都是第二代的人。所以,聖保祿就叫人小心,不要以為自己站得穩;如果不小心,就會跌倒。 在福音裡,耶穌亦提出同樣的警告。聆聽和接納福音,的確是一個好的開始,但如果人未能夠結果實,同樣會喪亡。耶穌用了兩件時事和一個比喻來帶出這個訊息。第一件時事,就是比拉多初做巴勒斯坦總督時,曾經侮辱加里肋亞人,殺了他們後,將他們的血倒在他們的祭品裡面,作為初上任的下馬威。對於這件不幸的事,人會追問它的緣因,是否因為加里肋亞人犯了罪。耶穌並沒有以這件慘事是這些人的罪惡做成。人如果不悔改,招致靈魂的喪亡,這才是慘事。除了人為的禍患外,耶穌也用天災帶出這個訊息。當時史羅亞塔倒塌,壓死了十八個人,成為轟動一時的大新聞。猶太人自問:是否這十八個人都犯了罪,才有這樣的懲罰呢?耶穌就用這件時事7強調這些人的死不是因為他們的罪過;祇有不悔改,帶來靈魂的喪亡才是慘事。耶穌再用無花果樹的比喻,警惕祂的聽眾。無花果樹在那個地方是很珍貴的,能夠將無花果樹種在葡萄園裡,的確是一個好的開始。但假如缺乏果實,也同樣會被砍下。無花果樹三年都不結果,明顯指耶穌公開傳道已三年,但人仍沒有結果實的跡象,慈悲的園丁耶穌,代這棵樹向園主天父求情,再給果樹一次機會。這是路加時常要帶出的訊息,天主常是慈悲的,不願人喪亡。耶穌巧妙地挑戰祂的聽眾,要他們回答結果實的問題。訊息是充滿希望,耶穌主要不是恐嚇,因為無花果樹在那時是一些很珍貴的樹,不會隨便將它砍下,除非這棵樹已明顯地死亡。 我們基本上都是接受了基督信仰的人,已有了一個好的開始;但是,不要忘記聖保祿的說話,以色列人是我們的鏡子,他們亦曾領受過天主很多的恩寵,但最後也不能進入福地。在信仰的路途上,特別是我們身體或心靈上面對著痛苦的時候,我們會產生迷惘,會質問為什麼如此。門徒在路上不斷聽到耶穌預言自己會受難,難免困惑地自省為什麼會這樣。猶太人傳統中有一個想法,認為幸福就是天主的賞報,而苦難是天主的懲罰。耶穌在這裡還沒有下結論,因為圓滿的答案是在將來的十字架上。耶穌要帶出的是,世上的痛苦不一定是罪惡的懲罰,而世上的幸福,亦不一定是義人的賞報;最重要的是人領受了天主的恩寵後,有沒有好好的結果實。這需要我們在生活上不斷的做反省。 我們周圍時常發生一些不愉快的天災人禍,怎樣去面對常是信仰的挑戰。通常我們的祈禱,包括彌撒裡面的信友禱文,大部分都是求福免禍,這是每人的自然傾向。但是,祇有信仰有深度的人,才能夠面對災禍或幸福都同樣地相信天主。人人都樂意接受幸福,祇有信仰上的強者才從天主手上接受災禍,因為他知道世上的災禍與幸福都是暫時的、是次要的,結相稱恩寵的果實才是重要的。世上的災禍或幸福都不是進天國的條件,結恩寵的果實才是。 讓我們在四旬期裡,為自己屬靈的生命去做檢查,檢驗自己屬靈的健康。聖保祿曾在致迦拉達人書裡說出聖神的果實,應該是仁愛、喜樂、平安、忍耐、良善、溫和、忠信、節制等等。這些都是一些指標,查看自己屬靈生命的健康。天主既已在我們身上給一個好的開始,讓我們不要「白佔土地」,不要讓生活上的災難創傷得抬不起頭,也不讓生活上的幸福陶醉得原地不動,天主的恩寵要求結果實的。

吳智勳神父

吳智勳神父是香港耶穌會㑹士,一九七九年於香港晉鐸。他曾任耶穌㑹香港澳門會長,香港大學利瑪竇宿舍舍監,現任香港聖神修院神哲學院倫理神學及中國哲學史教授,香港大學聖安多尼堂區上智之座小堂主任司鐸,及神學雜誌《神思》主编。著作有:《基本倫理神學》,《和平綸音:主日及節日講道》,《耶穌基督普遍救恩:基督徒倫理本地化探索》。 Rev. Fr. Robert Ng Chi-Fun, ordained in 1979, is a Jesuit priest in Hong Kong. He was Chairman of the Society of Jesus in Hong Kong and Macau and Warden of “Ricci Hall” hostel of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urrently, he is Professor of Moral Theology and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at the Holy Spirit Seminary College and Rector of Our Lady Seat of Wisdom Chapel at St. Anthony’s Parish. He is also Editor-in-chief of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theological magazine Meditation. His publications include: Fundamental Moral Theology, Speak of Peace: Sunday and holiday homilies, and The Universality of Salvation in Jesus Christ. 吳智勳神父專訪(一): 道德導航儀 吳智勳神父專訪(二): 愛在臨終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