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十六日 – 從小兒子身上學習
廣東話
普通話/國語
English
當你讀這個比喻時,也許你的腦裡會響起反對的聲音:父親在兒子回家時的表現並不合理。身為一個富裕而成功的人,父親不會天真得寵壞他這位鳥倦知還的兒子。父親很清楚兒子,也知道甚麼為他才是最好的。父親知道兒子鼓起了極大的勇氣,下定決心,並堅持到底才從遠方回到家裡!儘管兒子不明白父親,父親卻是很明白他這任性的兒子的脾性的。父親知道兒子回到自己身邊意味著甚麼。他希望兒子回來後能感到被父親完全接納。

無條件的寬恕和慈悲,比起基於公義而執行的處罰,更能啟發一個悔悟的人改正過來。
說到這裡,在這位真心悔改的兒子身上,其實有不少特質值得我們學習。
小兒子遠離惡行,由黑暗走到光明,他的悔悟是真誠而徹底的。他要棄絕糜爛的生活,並與不同的誘惑和癮癖抗衡,一定需要極大的勇氣和決心。他心裡的罪疚感,定必令他極其恐懼面對自己過去的罪惡,以及面對父親。他長途跋涉回家就表明了他堅持醒悟的意志是多麼的強大,同時也提起了勇氣為自己過去的錯誤負責。他也克服了不採取行動的誘惑,離開了自己的舒適區,好使他能與過去的罪惡劃清界線。
我們也該為小兒子不再以自我為中心,不再自私地只顧自己而為他鼓掌;由不理會父親的感受、視一切為理所當然、自把自為,到主動地回到父親身邊,誠心設法修補與父親的關係。
他過去並不相信父親會把最好的給他。但現在他順服於父親的意思,甚至願意當父親的僕人,做父親要他做的事,而不是他自己喜歡做的事。
由此我們見到小兒子的個性出現了重大變化,由不知感恩變得容易滿足,並會為他所得到的一切心存感激。
隨著小兒子變得謙卑,他找到生命的一個新方向。從以前著重享樂,不願意工作,到學會負責任,自己賺取生活費。過去他從一個錯誤的角度去看生命的意義,現在他學會過誠實而純樸的生活。由他意識到父親連傭工都照顧妥善那刻起,他開始看到父親的美善。
到最後,小兒子不再縱容他那不馴服的心,轉而培養一顆馴服而服從的心。
他學會完全把自己降服於父親的旨意,任由父親以紀律、規條和界線去管教他。他選擇不再像過去那樣,在遠方受自己的自我和野心操控。
父親珍惜在兒子身上的一切改變,他知道兒子已經從他過去的罪惡中真正悔改了。父親並沒有懲罰兒子,要他成為他的僕人,而是選擇再次以愛與憐憫擁抱他。他的大兒子卻不同意父親的做法,導致他滿心苦澀及忿恨。
反思

你跟未悔改前的小兒子有什麼相似的地方?
你從悔過了的兒子身上學到什麼?你能欣賞他在悔改旅程中所作的努力嗎?
你能理解父親的心腸,以張開的雙臂去擁抱這個失而復得的兒子嗎?
今日禱告

親愛的阿爸父,在蕩子回頭的比喻中我見到祢的影子。祢不輕看痛悔和謙卑的赤心。無論我曾經漂泊並停留在我的遠方有多久,離開祢有多遠,祢都一直在我的身邊,等待著我的歸來。我被祢對我的耐心及溫柔深深感動。主啊!我怎麼能逃避祢的愛情!請賜我一顆真正悔改的心,以及一份堅持不懈的決心,直至我再投入祢的懷中。讓我從這個小兒子身上學習,鼓起勇氣與一切邪惡作戰,以贏得我在祢之內的賞報!
以上所求,是靠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亞孟!
願光榮歸於父、及子、及聖神,起初如何,今日亦然,直到永遠,亞孟。
從來一份「真誠悔意」和「承認過錯」,都是出於那份勇氣,這實在是一件非常不易的事抉擇,當中要面對自己的陰暗面,面對別人的反應,確是一種極大的挑戰,還要在人前認錯,說聲對不起,更是一項難於啟齒的行徑。內心無比的掙扎,真是給人難受不已!
在默想小兒在窮途末路之時,想起家中父親,遂鼓起勇氣要返回父親身邊,坦言說出:父親!我得罪了天,也得罪了你。(路15:18)相信他這一刻內心的矛盾和掙扎,實在非筆墨可以形容的,也是筆者曾經親身的經歷。然而,小兒心態的轉變,肯定是天主給予人那良心的呼喚,就是祂的愛所推動,使人真正體會到這份「愛的寬恕」!
仁慈的天父,我願意學習小兒子堅決悔改嘅心,離開舒適地帶,和罪惡的地方,勇敢回歸家和承擔罪惡帶來的後果。祢的寬大,慈悲和仁愛令我深深感動。我願意永遠重投你的懷抱,聽從祢的說話而生活。
親愛的阿爸父:使我學會完全把自己降服於父親的旨意,我十分願意從頭來過,在祢的慈悲大愛中生活,主!給我力量恆心追隨祢!
「你從悔過了的兒子身上學到什麼?」我學到~
(1)要付諸行動:於是他就「起身」到他父親那裡去。
(2)不顧臉面:雖然是滿身罪孽、狼狽不堪、顏面盡失,還是選擇回去,不做兒子只要做個奴僕就好。
(3)徹底改變:與過去的罪惡劃清界線, 不再以自我為中心,培養一顆馴服的心。
(4)感恩與謙卑:由不知感恩變得容易滿足,並會為他所得到的一切心存感激。
是的,我要向小兒學習,從此生活以天主為中心,時時仰望祂、順從祂、讚美祂。
我慚愧敢認罪悔改在天父的跟前,祈求上主赦減我罪把惡行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