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過去的十天,我們從不同角度去反思關於生命優次這個話題。由耶穌指出我們讓 「許多事」令我們操心忙碌開始,到了解現今世代「許多事」的重災區、囤積的心態問題、取捨的困難、生命主人的抉擇等等。接著我們認識生命中另一種包袱,同時亦是另一種「囤積」,就是情感包袱和心靈枷鎖。而導致情感包袱和心靈枷鎖產生的原因,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亦是忙碌的現代人嚴重忽略的一環。這些看不見的包袱及枷鎖,與其他物質及非物質的囤積一樣,同樣只有真正信靠天主,才有出路。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堅信我們是天父的子女,天國的繼承者,我們就有來自主耶穌的權柄,有能力對抗及驅逐魔鬼在我們身上的工作,釋放包袱和枷鎖。
但如果我們要獲得持續的自由,我們就需要改變生活習慣及模式。我們在過去兩天強調過,我們要把生命的重心,重新放於人與人的關係之上,特別是與家人及摯親的關係。這可以阻止魔鬼有機可乘,在我們的關係上佈下陷阱,製造更多的包袱與枷鎖。

魔鬼喜歡隱藏在生活的細節當中,特別是那些看似美好或者無關重要的細節中,掩人耳目。
所以,面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我們不可以掉以輕心。其中最重要的關鍵,就是我們與人溝通時的態度及模式。以不適當的態度及模式與身邊的人溝通,對彼此關係,會造成十分深遠的負面影響,以及為雙方帶來沉重的精神負擔。
正如從瑪爾大和耶穌的對話當中,瑪爾大斥責耶穌說:「主!我的妹妹丟下我一個人伺候,你不介意嗎?請叫她來幫助我罷!」(參 路加福音 10:38-42);
瑪爾大以指控的口吻控訴瑪利亞,同時也直指耶穌的不是,充滿批判的態度。這不就是魔鬼一貫煽動我們的做法嗎?由亞當指控厄娃,而厄娃指控蛇開始(參 創世紀 3:1-13),貫徹始終,直到此世界的終結(參 默示錄 12:10)。這種溝通的方法,互相推卸責任,源於自私或自我保護的動機。這種透過指控他人來證明自己理直的做法,有貶低他人以抬舉自己之嫌。在一些更嚴重的情況中,指控者甚至會以貶低他人的人格來抬舉自己的信譽。
這些指控行徑雖有程度之分,但同是自我中心和罔顧他人需要及感受的行為,都是主耶穌所斥責的。要防止自己成為指控者,我們需要學習天父的慈悲,不去判斷他人,也不定他人的罪。
否則,就算我們放多少時間及心血在人際關係上,也是於事無補,反而弄巧反拙!
耶穌在路加福音第六章36至38節這樣說:
「你們應當慈悲,就像你們的父那樣慈悲。你們不要判斷,你們也就不受判斷;不要定罪,也就不被定罪;你們要赦免,也就蒙赦免。你們給,也就給你們;並且還要用好的,連按帶搖,以致外溢的升斗,倒在你們的懷裏,因為你們用什麼升斗量,也用什麼升斗量給你們。」
讓我們在人與人的關係當中,以天父慈悲的面容彼此相待!
「如果你判斷別人,你就沒有時間去愛他們。」
反思

你過去與人溝通時,有沒有曾經指控人或被指控的經驗?結果如何?你有何感受?
當你與一些有同理心的人溝通時,你的感受如何?這種溝通模式對彼此的關係有什麼益處?
你與人溝通的習慣及模式,有什麼可以改善的地方呢?
今日禱告
慈悲的阿爸父,我衷心感謝祢以不同的關係祝福了我。我為此而感謝讚美祢。無論這些關係為我帶來甘甜抑或痛苦,我知道都是祢允許的,也是為著我的益處!求祢讓我能以祢的目光去看身邊的家人及親友,並以祢的慈悲及同理心對待身邊的人。求祢讓我棄絕自我中心,易地而處去了解他人的需要。讓我在不同的關係中,成為別人的祝福。以上祈禱,是因主耶穌基督的聖名而求,亞孟!
願光榮歸於父、及子、及聖神,起初如何,今日亦然,直到永遠,亞孟。
「不適當的態度及模式溝通中,造成沉重的精神負擔非常同意。」曾有不好經驗,受到一個冷漠面孔又一言不發的溝通;纏繞著心情跟著負面的影響出現 ,甚至輕生的念頭 ;幸好懂得 祈禱 ,找尋信任的人傾訴,得以解決事情。感謝主,守護天使陪伴指引走出走出陰霾。
「讓我在不同的關係中,成為別人的祝福」
在疫情下,人與人面對面的機會少了,人心惶惶,彼此保留距離。
如果我們能善意溝通,關愛近人,一句提醒,一個問候,一個關心,都可以為他人帶來暖暖的祝福。
願耶穌基督保存我們的信德,增加我們的愛德,聖化我們成為有望德的兄弟姊妹。
「讓我在不同的關係中,成為別人的祝福」這一句都是最觸動我的。🙏🏼
同喜歡的人溝通,容易以同理心為對方設想;同不喜歡的人溝通時,容易批判。主求祢開闊我的心眼,改變與人溝通的習慣和模式,不論喜歡與否,學會欣賞,以天父慈悲的心,將祂給予的祝福,與所有人分享祂的愛和慈悲心,建立神人的密切關係,為復活的主做希望的見證人。
「溝通」確是我們每天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模式,無論在工作間,在家庭裏,在團體中,都是離不開的,也是人與人關係建立的基本。然而,從另一層面而言,不少誤會的產生,也是由溝通開始,應該說是「不良的溝通」,歸根究底,原來就是缺乏了用心的聆聽。
誠然,在今天每事講求效率,變化急速的情況下,對細心聆聽他人的說話,似乎是一項極大的挑戰,由於人們缺乏了耐性,因此往往只聽了別人說話的一部份,就以為已掌握了全部,造成了大大小小的誤會,輕則只是爭吵幾句,重則反起面來,甚或變成了仇敵,實在真的可惜!這就是魔鬼潛藏在這些看不見的地方,挑釁我們。
值得時刻提醒自己的,就是學習聆聽,且用心和靜心的聆聽,耶穌與撒瑪黎雅婦人對話的一幕(若4:1-26),正是給我們學習溝通的好例子。
仁愛的基督,
感謝祢沒有放棄我等頑石,
使我可在靈命上得到重生。🙏🙏🙏
善會中的教友之間疏離的関係和互相的批判和競爭,令我對教會很心淡。多年來對人熱忱関愛,總是換來冷漠或背叛,很受傷害。
幸而天主沒有放棄我和家人!求主在這個困難的時期,帶著我們平安跨越!
學習清通是互相接受,包括家人及近人,我求主及聖神給我在感情中,交朋友時得到引導,我相信與趣,愛心及體諒是可改善關係
主耶穌,請使我棄絕自我中心。以批判的目光看身邊的弟兄姊妹,怎能讓心靈的愛抬頭?那有同理心可言?請教我懂得易地而處去了解別人的需要。讓我在不同的关系中,成為別人的祝福!
不適當的態度及模式與身邊的人溝通, 確實是日常做成糾紛的原因之一,也很容易破壞人際關係。能夠做得到隨時隨地都能懷著慈悲心和同理心與人溝通是一個很大的祝福,祈求上主賜給我們力量,讓我們能夠戰勝魔鬼,也能戰勝我們自己的性格上的不足和習慣,努力改善與人的溝通模式,以達至和諧的人際關係。
仁慈的天父
我願意摒棄主觀的判斷和直接的指責,因為我明白那是阻礙溝通和關係建立的致命傷,主,求祢助佑我除去自我中心和自以為是的陋習。因主耶穌基督。亞孟。
Dear Jesus, please bless the relationships amomg my friends and family. Help me not to judge or critize them but love You in each one of thrm.